目的在於保護兒少免於遭家內暴力、性侵、亂倫,或遺棄、家庭變故等多重議題的身心創傷,使暫時安置於評估安全妥適之成長環境(如寄養家庭、安置機構或團體家庭),待原生家庭風險因素有效排除,冀望能儘早順利返家。
在那之後,飛往台北的旅客,入境都從桃園機場落地,並能搭乘穩定的機捷駛往台北,不必乘坐昂貴的德士或是搖搖晃晃的接駁巴士。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/ 達志影像 新加坡的SMRT地鐵 新加坡是「姐姐」、台北是「妹妹」 新加坡地鐵系統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,於1987年開始運行,台北捷運則是1996年通車,「年輕」了9年。
台灣其實也不只北捷,身為第二、三大的都市,台中、高雄捷運也分別在2021、2008年開通。而定位為大台北地區的衛星城市桃園,也於2017年開通捷運桃園機場線。新加坡地鐵與台北捷運的締約,不僅是一紙姊妹地鐵的證書,更是代表雙方長達30年的友誼。另一點就是台北捷運不但在公共區域提供廁所,車站付費區內也有廁所,而且環境衛生乾淨,對年長人士和攜帶孩子的家庭提供極大便利。在不久的將來,新加坡和台北都將成為老化,甚至超老社會。
目前,新加坡全島的6條地鐵線有140個站點,全長200公里,每天載客量超過300萬人次,而提及新加坡地鐵公司和台北捷運的「姐妹情深」,就得從最初開始說起。無論是新加坡乘客或是初來乍到的旅客,往返機場與新加坡各地,都無須換乘機場專屬地鐵服務,僅靠四通八達的地鐵系統就將機場、陸路關卡和渡輪碼頭等銜接起來。將AI用於心理健康醫療保健最迷人的問題是:它能取代真正的心理治療師嗎? 尚未可知。
理想情況 下,AI將有助於改善不同患者的分類:有些人可能會在初級照護或線上認知行為治療上獲得良好的照顧,而其他人可能需 要心理治療或住院照護。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教授羅伊・帕利斯(Roy Perlis)博士長期致力於研究AI是否能使用於心理健康上。在一月份,提供同儕支持的聊天服務Koko引起了一番騷動,因為根據其共同創始人的推文,它進行了一場非正式的實驗,使用了ChatGPT來生成大約三萬條訊息。(他還提出了一個誘人的想法,或許AI可以根據醫術精湛的治療師記錄進行訓練,從而讓更多人獲得這種才能。
您將看到真實的GPT-4對話——未經排練和過濾,既精彩又冒失——所有這些都帶有寶貴的生成背景、坦率的評論、真正的風險洞察力和最新的情報。這還不包括心理健康工作者短缺的問題,特別是那些接受保險的。
文:彼得・李(Peter Lee)、凱莉・戈柏(Carey Goldberg)、艾薩克・柯漢(Isaac Kohane) AI心理醫生? 《波士頓環球報》(Boston Global)的最新標題寫著,對使用社交應用程式的人來說,「AI可以扮演心理醫師、朋友,甚至是情人」共軍擁有2566架戰鬥機、超過1182架對地攻擊機,英國空軍則只有201架戰鬥機、153架對地攻擊機。「英國國防與印太區域報告」指出,「英國國防遠未實現向印太傾斜的目標」。報告也指出,英國政府的印太戰略不清楚,呼籲英國政府應擬定跨部會的單一印太戰略,因應日益升高的中國威脅。
這份報告中也列出多位專家曾經預估的台海衝突時間點。英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去(2022)年1月啟動調查,檢視政府的「向印太傾斜」(tilt to the Indo-Pacific)政策方針執行成效,本月揭曉。報告示警,台海衝突程度可能比烏克蘭戰爭更劇烈,除了衝擊半導體經濟、導致平民傷亡,也有核武升級的可能性。烏克蘭戰事未平、中東衝突又起,學者憂心英美政府難分散資源至印太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巴瑞(Ben Barry)告訴《美國國防新聞週刊》(Defense News),英國對印太地區採取「戰略模糊」的策略,安撫友好國家並表達支持,同時不明確指出衝突爆發時的策略。
英國國會下議院國防委員會日前發布最新印太區域報告,指出台海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發生衝突,但英國政府卻無明確的印太戰略,英軍在該地區也無足夠作戰兵力。報告也分析英國與中共的海空戰力。
外交上,所謂「戰略模糊」是透過模稜兩可的政策論述,表達對某一國際事務的關切,但不直接點明其真正意向,以同時產生嚇阻及保證的雙重效果。解放軍在海、空的軍備數量都超越英軍,又以戰鬥機(Combat capable aircraft)與對地攻擊機(Fighter ground attack aircraft)的數量最懸殊。
Photo Credit: UK House of Commons Defence Committee 英國政府認定中共構成一個劃時代的「系統性挑戰」(systemic challenges),但國防委員會認為,從軍事與區域的層面來看,中國希望在區域與全球稱霸,日益侵略性的舉動已構成「戰略性威脅」(strategic threat)。艾許福特提醒,美國必須正視外交政策的權衡,倘若未來面臨烏克蘭、以色列、台灣或其他突發事件所需要的武器支援重疊時,美國將面臨更困難的抉擇。2027年中共建軍百年,2035年中共實現國防現代化目標,2049年中共建國百年,都是潛在的衝突點。根據這份報告,英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只有汶萊駐軍、印度洋領地的一座基地、新加坡的燃料儲存設施、幾架美洲獅直升機,以及無固定基地的2艘近海巡邏艦(OPV)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她也說,現在美國國會共和黨和對中鷹派越來越擔心,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支持,正在削弱美國對抗中國的能力。
以美軍前印太司令部副司令米尼漢(Mike Minihan)為例,他認為,因為台灣問題,美國可能最快2025年就會與中國爆發衝突。巴瑞認為,英國能否派更多部隊到印太地區,取決於歐洲和中東局勢,如果加薩走廊的衝突蔓延,勢必要優先因應中東危機。
英國政府2021年公布外交政策報告,明確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,並揭示中國是英國「系統性挑戰」。這些戰略聯盟包括由如美國、日本、印度和澳洲組成的「四方安全對話」,由英國、澳洲、紐西蘭、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組成「五國聯防」。
英國想在印太地區發揮重要作用,需要投入大量現金、設備和人員。延伸閱讀 英國公布外交政策報告:轉移重心到印太面對中國,將增加近半核武庫存 英國發布2023評估報告:4次提及台灣,稱中國為「劃時代的挑戰」影響英國每個生活層面 美共和黨黨鞭艾默退選眾院議長懸缺3週仍難產,政府面臨關門危機、援外預算卡關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現在政府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歐洲以及中東,印太地區的優先地位恐受影響,但該地區「才是美國面臨最緊迫的安全威脅」。艾許福特批評,美國追加1050億美元預算,為支持烏克蘭、以色列、台灣及美國邊境安全,看似高尚,實則顯示美國被動、包山包海地應對全球衝突,持續偏離原有的戰略規劃。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(Stimson Center)資深研究員艾許福特(Emma Ashford)24日投書《美國國防新聞週刊》,指出拜登政府上任初期努力從阿富汗撤軍,穩定與俄羅斯的關係和歐洲安全問題,就是為了聚焦印太地區。學者憂心,烏克蘭戰事未平,緊接而來的中東衝突可能會影響英、美政府的資源分配,削弱在印太地區對抗中國的力道。
要是做不到,英國可能需要遏制其在該地區的野心。報告直指,中共海空軍已經組成印太區域最大規模的航空部隊,空對空飛彈的軍事能力也已超越英國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國防部應有更全面的防禦與外交回應計畫,也應與美國、法國在內的友好國家,以及印太地區的盟友,為中國對台的侵擾行動最好準備,如效仿「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(AUKUS)」
以美軍前印太司令部副司令米尼漢(Mike Minihan)為例,他認為,因為台灣問題,美國可能最快2025年就會與中國爆發衝突。英國國會下議院國防委員會日前發布最新印太區域報告,指出台海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發生衝突,但英國政府卻無明確的印太戰略,英軍在該地區也無足夠作戰兵力。
延伸閱讀 英國公布外交政策報告:轉移重心到印太面對中國,將增加近半核武庫存 英國發布2023評估報告:4次提及台灣,稱中國為「劃時代的挑戰」影響英國每個生活層面 美共和黨黨鞭艾默退選眾院議長懸缺3週仍難產,政府面臨關門危機、援外預算卡關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2027年中共建軍百年,2035年中共實現國防現代化目標,2049年中共建國百年,都是潛在的衝突點。報告也分析英國與中共的海空戰力。根據這份報告,英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只有汶萊駐軍、印度洋領地的一座基地、新加坡的燃料儲存設施、幾架美洲獅直升機,以及無固定基地的2艘近海巡邏艦(OPV)。
國防部應有更全面的防禦與外交回應計畫,也應與美國、法國在內的友好國家,以及印太地區的盟友,為中國對台的侵擾行動最好準備,如效仿「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(AUKUS)」。巴瑞認為,英國能否派更多部隊到印太地區,取決於歐洲和中東局勢,如果加薩走廊的衝突蔓延,勢必要優先因應中東危機。
英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去(2022)年1月啟動調查,檢視政府的「向印太傾斜」(tilt to the Indo-Pacific)政策方針執行成效,本月揭曉。英國政府2021年公布外交政策報告,明確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,並揭示中國是英國「系統性挑戰」。
她也說,現在美國國會共和黨和對中鷹派越來越擔心,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支持,正在削弱美國對抗中國的能力。這份報告中也列出多位專家曾經預估的台海衝突時間點。